身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,永远也不会想到,他一手建立的庞大帝国点金网,居然会毁灭在自己一手培养的宦官赵高身上。
秦始皇重用赵高的原因有两个:
一是赵高看起来做事勤奋;
二是赵高有才能,精通法律,写得一手好字。
秦始皇让赵高担任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与印玺,这可是非常重要的贴身官职,能够参与国家机密大事,不是信任的人,根本不可能担任此官职。
由此可见,秦始皇用赵高,只看重才,没看到德。
《史记 蒙恬列传》:高有大罪,秦王令蒙毅法治之。毅不敢阿法,当高罪死,除其宦籍。帝以高之敦于事也,赦之,复其官爵。
有一次,赵高犯下了重罪,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。蒙毅不敢枉法,依法判处死刑,剥夺他的官籍。秦始皇因为赵高办事勤勉尽力,赦免了他。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。
秦始皇
秦始皇作为皇帝,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,他能够赦免犯了死罪的赵高,如果不是这次赦免,秦朝真没有这么容易就灭亡,九泉之下的秦始皇如果知道这事,会不会后悔?
秦始皇同样不会想到,赵高一个宦官出身的中车府令,如何能篡夺最高权力?
秦始皇没想到的,不代表不能实现,来看一看赵高的操作,堪称夺取权力的经典。
1、沙丘政变。
赵高崛起的第一步是沙丘政变。
秦始皇死于第五次巡游的路上,皇帝突然暴毙,太子未立,这是国之大忌,处理不好是要天下大乱的。
赵高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就萌生了野心,他利用职务之便,私自扣下秦始皇发给公子扶苏的遗诏,然后再设法说服胡亥与李斯。
注意这个顺序,赵高作为中车府令,在秦始皇去世之后,居然敢私扣诏书,而且他有相当的把握说服胡亥和丞相李斯。
作为从未参政议政的赵高,一出手就在赌博,他的胆子奇大,而且精通人性,他深知胡亥和李斯的问题所在。
沙丘政变
说服胡亥很简单,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儿子,当然也想当皇帝,在此之前,胡亥可能不敢想,但是赵高是胡亥的老师,对胡亥非常熟悉,赵高轻松拿捏胡亥,几句话就把胡亥说服了。
赵高非常懂得寻找利益共同点,胡亥起初不敢,赵高三言两语就说服胡亥,以商汤、周武王杀死夏桀、商纣的例子来说明臣子杀君是合法的,以卫君杀死父亲,卫国人反而称赞来说明卫君弑父是对的,还说按他说的做,就能成功。
胡亥同意后,赵高就开始说服李斯,李斯作为丞相,是比较难说服的,赵高又是从利益角度出发,说如果扶苏继位,李斯的丞相之位不保,这是李斯的痛点点金网,李斯出身贫寒,非常在乎当前的荣华富贵,不愿意失去,于是同意了赵高的政变。
赵高看透了李斯,尽管他不参政,但是赵高知道李斯对于地位非常看重,抓住这一点就说服了李斯。
胡亥和李斯同意,赵高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大半,几人隐瞒真相,密不发丧,日夜赶往咸阳,然后伪造诏书,立胡亥为皇帝,逼扶苏和蒙恬自杀。
胡亥登基后,赵高的计划就成功了。
这是赵高的一场豪赌,他居然成功了,根本原因是赵高精通人性,善于从利益共同点出发来说服对方,这一点很厉害,不要小看赵高。
赵高
2、控制皇帝,打击政敌。
胡亥是赵高扶上皇帝之位,同时赵高又是胡亥的老师,胡亥登基后,对赵高是感恩戴德,胡亥对李斯其实关系比较疏远,遇事更容易与赵高商量,这是人之常情。
赵高则开始了他控制皇帝胡亥的表演,堪称经典。
首先,赵高把矛头对准扶苏和蒙恬,这是胡亥的直接竞争对手,胡亥自然听从赵高的意见,逼死扶苏和蒙恬。
其次,赵高把矛头对准胡亥所有的兄弟姐妹,他对胡亥说道:
夫沙丘之谋,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,而诸公子尽帝兄,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。今陛下初立,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,恐为变。
对于沙丘的密谋策划,各位公子和大臣都有怀疑,而这些公子都是您的兄长,这些大臣都是先帝所安置。现在陛下您刚刚登皇位,这些人都心中愤慨不平,唯怕他们要闹事。
胡亥问怎么办?
赵高说:
实行严峻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,把犯法的和受的牵连的人统统杀死,直至灭族,杀死当朝大臣而疏远您的骨肉兄弟,让原来贫穷的人富有起来,让原来卑贱的人高贵起来。全部铲除先帝的旧臣,重新任命您信任的人并让他们在您的身边。
赵高的手段简单而残酷,他建议把胡亥所有的兄弟全部处死,把秦始皇原来的旧臣全部铲除,然后重新任命一批自己信任的大臣。
胡亥
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,赵高虽然没有参政,但是他在秦始皇身边多年,很清楚这个问题,想要地位稳定,首先要铲除这些人,这是赵高借胡亥之手除掉自己的政敌。
胡亥居然认同了赵高的话,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处死,有自杀的,有殉葬的,有被杀的,总之,这批人全部要被杀死。
最残忍的是,胡亥把女性的姐妹都杀死,有10个公主在杜县被分尸处死,财物被没收,如此残忍愚昧,也只有胡亥做得出来。
皇亲国戚被杀后,胡亥和赵高又把屠刀伸向秦始皇旧臣,内史蒙毅被杀,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为了避免遭到羞辱而死,选择了自尽,这可是最体面的死法。
赵高最后把目标对准了丞相李斯,赵高为了对付李斯,是费了些心思的,赵高一面忽悠胡亥居于深宫之中享乐,一面忽悠胡亥不要会见大臣,作为皇帝的胡亥,与大臣交流的通道被赵高把持了。
赵高在胡亥登基后被封为郎中令,是九卿之一,掌控宫廷侍卫与禁卫军,负责皇帝接见大臣,还为皇帝提供政事意见参考,赵高利用职务之便掌控了胡亥。
李斯作为丞相想见皇帝,必须通过赵高,整个天下的政治中心就是皇帝,这里要说一下,秦始皇建立的秦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权,皇帝集所有权力于一身,天下政事决策在于皇帝一人,任何大臣想办事,都要由皇帝决策,否则没有政治意义。
李斯
赵高非常聪明,只要控制了皇帝,就等于控制了天下,这是集权的缺点。
赵高用职务之便掌管皇帝对外交流的通道,他想胡亥见什么人,胡亥就见不到,他想胡亥见谁,胡亥就必须见。
秦二世胡亥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,赵高控制了胡亥,就开始陷害李斯,经常趁胡亥寻欢作乐的时候,让李斯见皇帝,胡亥就非常烦李斯,赵高就开始陷害,说李斯想图谋不轨,还说李斯的儿子私通盗贼,诬陷李斯谋逆,胡亥只听赵高的,纵容赵高害死李斯。
李斯一死,朝廷之中再也没有人能对抗赵高,秦始皇时期的旧臣基本上都死了,别看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的名将那么多,但到这个时候,已经没人了。
李斯之死,打开了赵高篡权的道路,他开始走向更高的目标,自立为帝。
3、指鹿为马,祸害秦朝。
赵高的胆子在那个时候是超级的大,没有他不敢干的事,他在忽悠胡亥的同时,安插自己的亲信掌控各个部门,等到李斯被杀后,赵高就被任命为丞相,成为事实上的百官之首。
赵高又掌控了宫廷禁卫,有兵权,开始疯狂试探,以指鹿为马来试探哪些人是自己的亲信,哪些人不服从自己,把凡是不服从自己的人全部杀掉或者驱离,整个朝廷只有赵高的党羽。
赵高干了一件更疯狂的事,弑君,他在掌控权力之后,逼自己的女婿逼死了皇帝,胡亥一死,赵高想自立为帝,发现没人支持他,毕竟名不正言不顺,华夏皇帝一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,他赵高一个宦官,如何能当秦朝皇帝?
赵高指鹿为马
但是赵高就敢想这事,这是很疯狂的。
到了这个地步,秦朝已经被赵高祸害得要灭亡了,陈胜、吴广已经起义了,整个天下都处于起义军的包围之下,赵高以一己之力灭亡了强大的秦帝国。
赵高独揽大权之路是一条权谋之路,赵高不懂政治,但是很懂权谋,玩阴谋诡计,李斯都不是赵高的对手。
秦始皇建立的又是集权式的大一统政权,只要控制了皇帝,就控制了天下,皇帝是整个天下的政治中心,是发号施令的源头,这是制度的缺陷,是无法更改的,赵高自然了解这一点,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精心计划的。
赵高这种做法能成功,也只有在宋朝之前,宋朝之后,皇帝的权力分散了,明朝的内阁制,清朝的军机处,都是一种众人议政的模式,再也没有权臣能一手遮天了,这也是时代的缺陷。
炫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