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飞绰号火眼狻猊,笔者念了好多年“梭尼”申捷策略,后来有了电脑用拼音输入法,怎么都打不出来,查字典才知道那个“狻”年“酸”。
龙生九子,狻猊排行第五,四个哥哥分别是囚牛、睚眦、嘲风、蒲牢,四个弟弟是霸下、狴犴(bì àn)、负屃(fù xì)、螭吻,狻猊喜静不喜动,好坐喜烟火,所以经常出现在佛像和香炉底部,但火眼狻猊邓飞似乎很不老实:“原是襄阳关扑汉,江湖飘荡不思归。 多餐人肉双睛赤,火眼狻猊是邓飞。”
狻猊是不是狮子并不重要,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以禽兽为绰号的不少,蛇蝎跳蚤也不是没有,这些绰号叫起来挺唬人,本事却未必有多高强,反倒是绰号比较低调的大刀关胜、双鞭呼延灼、行者武松等人比较厉害——估计打虎英雄武松一只手就能把“邓狻猊”掐死。
武松与邓飞井水不犯河水,打起来的可能性极小,另外四个的绰号就比较有意思了——这四个绰号既名不副实又得罪人,如果上了梁山后还不夹着尾巴做人,其他好汉可能就要用拳头教他做人了。
说起嚣张的绰号,大家最先想到的,可能就是镇三山黄信了:“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恶山,第一便是清风山,第二便是二龙山,第三便是桃花山。这三处都是强人草寇出没的去处。黄信却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,因此唤作镇三山。”
读者诸君请注意,黄信只是“自夸”能镇住三山,而且还真不是牛皮吹破天,所以他叫镇三山是可以原谅的:二龙山最初的寨主是金眼虎邓龙,清风山是锦毛虎燕顺、矮脚虎王英、白面郎君郑天寿,桃花山是打虎将李忠、小霸王周通。
按时间推算,黄信自称镇三山的时候,鲁智深、杨志和武松可能还没上二龙山,如果没有这三位,那“三山”六条好汉,单打独斗还真不是黄信的对手。
邓龙已经死掉申捷策略,鲁智深武松不会把黄信放在眼里,剩下的“两山”头领,也惹不起秦明和黄信,所以“镇三山”这个绰号虽然名不副实且有点得罪人,但毕竟还是可以原谅的。
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:黄信镇的三山跟聚义打青州的三山不完全是一回事,那三山有孔家兄弟的白虎山,没有二虎一狼(郎君)的清风山。
镇三山镇不住三山,仅清风山三盗就明火执仗从他手里抢走了宋江花荣,估计当时黄信就想改绰号了。
镇三山之外另一个名副其实且得罪人的绰号,就是百胜将韩滔了——这位善使枣木槊的陈州团练使,一出场就被打了个灰头土脸:“韩滔挺槊跃马,来战秦明。两个斗到二十余合,韩滔力怯,只待要走。”
除了暗箭偷袭正在跟秦明鏖战的急先锋索超成功,韩滔几乎是打一仗败一仗:在东平府对战双枪将董平,没赢;在东昌府对战没羽箭张清,输了;征方腊时追赶素有归降之意的金节,被高可立一箭射中,又被张近仁抢出来在咽喉上补了一枪。
百胜将成了常败将军,韩滔也成了一个笑话,而另外两个绰号,就有点让人难以评说了——这两个绰号并非完全名不副实,也不是很得罪人,所以并不在咱们标题里提到的范围之内。
江湖中人或中下级军官都喜欢攀附古人和神人,取一个比较吓人的绰号,比如小李广花荣、病关索杨雄、病尉迟孙立、小温侯吕方、赛仁贵郭盛、八臂哪吒项充、飞天大圣李衮、小霸王周通、小尉迟孙新,都跟古代名将或神话人物有关。
孙立孙新会用鞭申捷策略,花荣会射箭,所以他们借用尉迟敬德和李广的名头都可以理解,吕方郭盛手拿画戟就敢比吕布项羽,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唐突古人了。
在三国时期,只有多人群殴吕布,吕布却从来不曾与任何人联手,但吕方郭盛的曾头市之战,却辱没了吕布名头:“原来吕方本事,敌不得曾涂,三十合以前,兀自抵敌不住,三十合以后,戟法乱了,只办得遮架躲闪。郭盛只恐吕方有失,便骤坐下马,拈手中方天画戟,飞出阵来,夹攻曾涂。”
吕方郭胜俩打一个也不行,要不是小李广花荣暗箭伤人,曾涂那一枪肯定会要了吕方性命:“三骑马在阵前,绞做一团。原来两枝戟上,都拴着金钱豹尾。吕方、郭盛要捉曾涂,两枝戟齐举,曾涂眼明,便用枪只一拨,却被两条豹尾搅住朱缨,夺扯不开,三个各要掣出军器使用。小李广花荣在阵中看见……搭上箭,拽满弓,望着曾涂射来。这曾涂却好掣出枪来,那两枝戟兀自搅做一团。说时迟,那时疾,曾涂掣枪,便望吕方项根搠来。”
吕方郭胜还联手打过石宝,后来在朱仝帮助下似乎占了上风。梁山这两支方天画戟借用吕布薛仁贵名头,虽然不太礼貌,但毕竟吕郭二人还有些本事,单挑也未必会输给黄信和韩滔,但另外两人从绰号,就很得罪人了:打虎将李忠、美髯公朱仝。
梁山有多少以虎为绰号的好汉,用不同的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答案,但不管是七八只还是十来只,梁山群虎,李忠能打过的可能只有笑面虎朱富和母大虫顾大嫂,其他如插翅虎雷横、锦毛虎燕顺、矮脚虎王英、跳涧虎陈达、花项虎龚旺、中箭虎丁得孙、青眼虎李云,哪一个是李忠敢打的?
李忠这个绰号很得罪人,要是把他放到景阳冈上,那么第二天摆地摊的就不是李忠而是那头吊睛白额大虫了。
李忠上了梁山,估计都不敢正眼看人,以免哪只老虎暴脾气发作,瞪着眼睛问他一句:“你瞅啥?”
如果李忠敢回一句“瞅你咋地”,那梁山忠义堂上可就有笑话看了。
李忠有没有真打过老虎不好说,他得罪了梁山群虎却是必然的,而美髯公朱仝这个人是好是坏,不同的人可能也会有不同见解,在笔者看来,他是一件好事都没干,他当都头的时候,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污吏。
为什么说朱仝是污吏,熟读水浒原著的读者自然知道,这里不必解释,他的绰号美髯公,大刀关胜听了肯定心里不舒服:千年以来,美髯公几乎就是武圣关羽的美称,那是诸葛亮也承认的,朱仝要不是长了一张大红脸还好说,他凭着大红脸长胡子就被称为美髯公,岂不是要当我老祖宗?
朱仝绰号美髯公,绝对是往关羽身上贴:“这马兵都头姓朱名仝,身长八尺四五,有一部虎须髯,长一尺五寸,面如重枣,目若朗星,似关云长模样,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。”
朱仝长得像关羽而绰号美髯公,这是没有争议的,关胜的“家世”,水浒原著也写得很清楚:“此人乃是汉末三分,义勇武安王嫡子派子孙,姓关名胜,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。使一口青龙偃月刀,人称为大刀关胜。”
朱仝身为公门中人,却包庇放纵晁盖、宋江、雷横,如果宋朝的都头都像朱仝一样,还真就没有老百姓的活路了。
这样盘点下来,镇三山黄信、百胜将韩滔、打虎将李忠、美髯公朱仝,这四个绰号都有些名不副实,有的还非常得罪人,但这也只是笔者一家之言,那个美髯公朱仝,也有人说他是梁山好汉三条半中的一条或半条,这就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问题而得出的不同结论。
黄信镇不住三山,韩滔没打过真正的胜仗,李忠打没打过虎,朱仝算不算好汉,这些问题都很难得出大家一致认可的答案,所以最后还是要请教读者诸君:在您看来,哪些梁山好汉的绰号更名不副实、更得罪人?哪些梁山好汉的绰号,实际还有不可明说、琢磨起来能笑掉大牙的含义?
炫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